无码中文字幕一Av王,97亚洲综合色成在线,中文字幕无码无遮挡在线看,久久99久久国产精品

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

2012-01-09 11:24:58 來源:中國日報網
打印文章   發送給我好友

作者簡介:吳義江,男,安徽桐城人,安慶師范學院文學院講師。

 要:針對有學者認為“豎”的詈語語源本自古代食器或禮器“豆”之“小”義之引申說法,談不同看法。我們同意“豎”的“豎立”義由“‘豆’有高足可立”而來,但其“詈語”語源則為古代衡制單位表小量的詞量“豆”而來。“豎”的“豎立”與“詈語”實為同一漢字之聲符兼表不同的義、示不同的“源”的文字現象,不可并作一源釋之。

關鍵詞:豎;詈語;語源

古書中“豎”(“竪”的簡體。古人以“豎”為正體,“竪”為俗體)常用作詈語,表示鄙視或辱罵,這是讀古書的人大多都知道的。但“豎”的詈語義從何而來,卻很少有人能說得清楚。張鵬麗、陳明富《古書“豎”作詈語考》(以下簡稱《語考》),[1]對“豎”的詈語語源作了考證,這對人們認識其源出無疑有著積極意義。然而,《語考》所考出的語源,則恐失之確當。

《語考》在引多例“豎”用作表“未冠者”、“孺”、“僮”和鄙視或辱罵義書證后,說:“那么‘豎’為何能表‘未冠者’、‘孺’、‘僮’之義呢?我們從‘豎’的字形結構入手或許能得到答案。《說文·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部》:‘豎,豎立也。從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豆聲。’……‘豆’為‘豎’的聲符,根據宋代王圣美‘右文說’,諧聲字的聲符不僅可以表音,還可以表示一個諧聲字的意義,即聲符可以‘兼義’,可以‘示源’。‘豆’,古代食器及禮器,《說文》:‘豆,古食肉器也。’其外形似高足盤,盤下有柄。主要出現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戰國時期。……‘豆’多為日常所用,一般不大”。“由于‘豆’有高足可立,因而‘豎’有‘豎立’之義。同理,‘豆’的形體一般較小,因而‘豎’又含有‘小’義,也即‘未冠者’、‘孺’、‘僮’之義”,“進而引申出‘僮仆、小臣’等義,漸漸用作詈語,表鄙視或辱罵之詞。”

《語考》說“豎”的“豎立”由表食器或禮器的“豆”而來,是。《說文·壴部》:“壴,陳樂立而上見也,從屮豆。”清·段玉裁注:“豆者,豎也。豆,有骹而直立,故豎從豆。”說“豎”之聲符“豆”有“小”義也是正確的。這可從“豆”作他字聲符表“小”義看出。《玉篇·刀部》:“剅,小裂也。”《廣韻·宥韻》:“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小怒也。”但說表食器或禮器之“‘豆’的形體一般較小,因而‘豎’又含有‘小’義”,而把詈語語源追溯到食器或禮器“豆”上,則屬推測之辭,缺乏語言學上的理據。

作為“禮器”,不知是與何物比較而“形體”顯得“小”可引申出“小”義?而作為“食器”,怕是不能以“小”稱之的。誠如《語考》所言,表食器或禮器的“豆”“主要出現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戰國時期”,從出土文物看,由于年代久遠的緣故,商周較少,而戰國則多。其通高、口徑、腹深多不一致。如:一九七八年湖北隨州出土的戰國早期曾侯乙直口方唇豆“通高26.4厘米、口徑20.6厘米、腹深9厘米”(見附圖1),直口平沿豆“通高21.6厘米、口徑21.4厘米、腹深4.2厘米”(見附圖2),彩漆蓋豆“高24.8厘米,盤徑18.9*17.0厘米”(見附圖3)。戰國中期的左使車工尼豆,“通高26.3厘米、口徑13.4厘米”(見附圖4);戰國晚期的□陵君豆(王子申豆),“通高29.4厘米、口徑19厘米”(見附圖5);戰國晚期的鑄客豆“通高30.6厘米、腹深8.5、口徑14厘米”(見附圖6)。且不說“通高26.4厘米、口徑20.6厘米、腹深9厘米”的曾侯乙直口方唇豆,作為食器,在今天看來仍稱得上是“海碗”,即使余五豆,從口徑、腹深(有的未交待腹深)看,也不是現在一般的食器如碗、盤之類能趕上其容量之大的。

再說,“豆”形制大小不一,而作為[]詞記錄符號之“豆”,代表的是所有的“豆”,而非偏指“形體一般較小”者,不可能僅以“形體一般較小”者為據而引申出“小”義來。

疑“豎”之“小”義,源于古代衡制單位詞量“豆”。漢·劉向《說苑·辨物》:“十六黍為一豆,六豆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十六兩為一斤。”唐·段成式《酉陽雜俎·黥》:“房孺復妻崔氏,性忌,左右婢不得濃妝高髻,月給胭脂一豆,粉一錢。”一豆為一兩的一百四十四分之一,在衡制單位中處于“小”的位置,故可表“小”義。南朝宋·鮑照《謝上除啟》:“但臣自丁常豆,來涂階級,非所敢冀。”言自覺才短志小。南朝陳·徐陵《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嗚呼桂樹,遂為豆火所焚;可惜明珠,乃受淤泥埋沒。”言遂被小火所焚。《漢語大詞典》:“豆鼠:鼠的一種。身長約二寸,尾短。背灰色,頸下、腹尾和四肢白色。其皮較貴重。”[2][P5871]雖對豆鼠形狀描寫得較為具體,但未能揭示其獲名理據。其實,“豆鼠”是從“身長約二寸,尾短”角度命名的。“豆”者,小也。是由與其它種類的鼠相較,身子顯得短小而得名的。

這個解釋可與同表“小”義的“銖”作同向比證。“六豆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一銖是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在古代衡制單位中“銖”僅大于“豆”,亦屬較小的衡制單位,故可表“小”。《漢書·晁錯傳》:“今秦之發卒也,有萬死之害,而亡銖兩之報。”言卻沒有微小的回報。(筆者按:此“兩”也引申作“小”而與“銖”同義連用,并為“小”。)唐·皮日休《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過有褒美內揣庸陋彌增愧悚因成一千言上述吾唐文物之盛次敘相得之歡亦迭和之微旨也》詩:“粵從有文字,精氣銖于綿。”言小于綿。《新唐書·蔣欽緒傳》:“欽緒精治道,馭吏嚴整,雖銖秒罪不貸。”言即使細小的罪過也不寬恕。同理相推,比“銖”所表衡制單位更小的“豆”,自然也可用作“小”義。

還可跟與之相對的表“大”義的“石”作反向比證。《漢書·律歷志上》:“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石者,大也,權之大者也。”“石”為古代衡制量詞中最大單位者,故“石”可表“大”義。《莊子·外物》:“嬰兒生,無石師而能言,與能言者處也。”唐·陸德明釋文:“石師,又作碩師。”《漢書·匈奴傳下》:“時奇譎之士、石畫之臣甚眾。”唐·顏師古注引鄧展曰:“石,大也。”“石”有“大”義,故作它字聲符亦可兼表“大”義。《說文·頁部》:“碩,頭大也。從頁石聲。”“碩”之“大”義即源于聲符“石”。《文選·揚雄〈甘泉賦〉》:“拓跡開統”唐·李善注引應劭曰:“拓,廣也。”《廣雅·釋詁一》:“廣,大也。”遞訓。宋·徐元杰《黃自然授直秘閣廣西運判制》:“爾自然器姿宏拓。”言器姿宏大。《說文·衣部》:“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從衣石聲。”五代·徐鍇系傳引《字書》:“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張衣令大也。”《玉篇·衣部》:“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廣大也。”《漢語大字典》:“斫: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大鋤。”[3][P849]“拓、斫、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的“大”義亦皆源自聲符“石”。

同一漢字之聲符兼表不同的義、示不同的“源”的現象是常見的。限于篇幅,這里僅舉“悖”字一例,以作比證。《左傳·莊公十一年》:“禹、湯罪己,其興也悖焉。”唐·陸德明釋文:“悖,一作勃,同。”另本“其興也勃焉”晉·杜預注:“勃,盛貌。”漢·恒寬《鹽鐵論·利議》:“故季桓子聽政,柳下惠忽然不見,孔子為司寇,然后悖熾。”“悖熾”為同義連用,并作旺盛。《敦煌變文集·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山遠公話》:“是時縹焰連天,黑煙蓬悖。”“蓬悖”即“蓬勃”。言黑煙旺盛。又,《戰國策·秦策四》:“秦王悖然而怒。”《韓非子·內儲說下》:“王悖然而怒曰:‘劓之!’”漢·王充《論衡·道虛》:“士者悖然而笑曰:‘嘻!子中州之民也,不宜遠至此。’”后三例“悖”與“盛”義通。(詳下引《系傳》語。)

《玉篇·心部》:“悖,逆也。”《國語·周語上》:“是以事行而不悖。”三國吳·韋昭注:“悖,逆也。”《漢書·高五王傳》:“悖逆人倫。”唐·顏師古注:“悖,乖也。”漢·桓寬《鹽鐵論·詔圣》:“非二尺四寸之律異,所行反古而悖民心也。”言悖逆民心也。

“悖”之“盛”、“逆”二義,所自殆非同一語源。前者源于“孛”之本義,《說文·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部》:“孛,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也,從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人色如也。從子。《論語》曰:‘色孛如也。’”五代·徐鍇系傳:“言人色勃然壯盛,似草木之茂也。子,人也。”《集韻·沒韻》:“孛,色惡也。”《字匯·子部》:“孛,色變也。與《論語》勃如戰色之勃同。”而“逆”義則源于彗星的別稱“孛”。《爾雅·釋天》:“彗星為欃槍。”晉·郭璞注:“亦謂之孛。”《春秋·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北斗。”晉·杜預注:“孛,彗也。”《公羊傳·文公十四年》:“孛者何?彗星也。”漢·何休注:“狀如彗。”《楚辭·王褒〈九懷·危俊〉》:“彌遠路兮悠悠,顧列孛兮縹縹。”漢·王逸注:“邪視彗星,光瞥瞥也。”古人以為彗星出現為不祥之兆,預示有兵災悖亂發生,所以“孛”也就有“悖逆”義。《新唐書·韓瑗傳》:“帝曰‘遂良之情,朕知之矣。其孛戾好犯上,朕責之,詎有過邪?’”言乖逆好犯上。宋·羅泌《路史·循蜚紀·次民氏》:“類不孛雖久同理。”言類不相違。清·阮元《疇人傳·徐光啟》:“月交東騖,月轉西馳,兩道違行,是生月孛。孛者,悖也。”或正因為此,《漢語大字典》:“孛: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混亂;相沖突。后作‘悖’。”[3][P425]

此亦可證“豎”的“豎立”與“小”義,所自語源可不同。

總之,“豎”的“豎立”義與“小”義,雖然都是由聲符“豆”來“示源”的,但其源出所自則不同,不可并用一源釋之。

最后再順便補說《語考》有關“豎”讀音引文的一處疏漏。《語考》:“《說文解字》(以下簡稱《說文》):‘豎,豎立也。從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豆聲。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籀文豎從殳。臣庾切。’”“竪,《廣韻》臣庾切,音樹。”“‘豎’的讀音,《說文》和《廣韻》均為‘臣庾切’。今為‘shù’。”按:說《廣韻》給“竪”音注為“臣庾切”,是。但說《說文》也為“臣庾切”,則失審。許慎時代尚無反切,其注音方式則為“讀若某”。五代·徐鉉始據唐·孫愐《唐韻》加注反切于《說文》每字下,但與漢人讀音不符。《語考》誤把徐鉉所出反切當作許慎《說文》注音了。其實,“竪”在上古讀禪紐侯韻,擬音應作[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中古則演變為禪紐麌韻即“臣庾切”,擬音應作[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

 

①下圖皆移錄于中華鑒寶網(http://2003-5-13www.cchicc.com):

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   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   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  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  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  也說古書“豎”的詈語語源

1        2           3            4        5        6

參考文獻

[1]張鵬麗、陳明富.古書“豎”作詈語考[J].中國語文,20101.

[2]羅竹鳳主編.漢語大詞典(縮印本)[Z].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

[3]徐中舒主編.漢語大字典(縮印本)[Z].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3.

來源:中國日報網 編輯:張少虎

精彩熱圖

龍年春晚十大看點大揭秘

企鵝“探訪”南極中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