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中文字幕一Av王,97亚洲综合色成在线,中文字幕无码无遮挡在线看,久久99久久国产精品

  時政|經濟|社會|熱圖|專題|節會|人事變動|地方企業|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慶 大連 福建 廣東 廣西 海南 黑龍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遼寧 四川 山東 上海 陜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國在線>華東地區>浙江>浙江新聞
俞佳友:筆端連基層 貼近贏民心
2011-03-31 15:46:54      來源:人民日報

打印文章 發送給好友
  分享按鈕

筆端連基層 貼近贏民心

——記浙江日報地方新聞中心記者俞佳友

俞佳友:筆端連基層 貼近贏民心

俞佳友(右)與村民一起鉆研高山蔬菜種植。林云龍攝

俞佳友是個記者,在省城杭州工作的黨報記者,新聞生涯已有十余個年頭。

眼前的他,黑黑皮膚,憨憨笑容;36歲的年紀,發色已間雜點點白霜。

2009年2月,作為浙江省第五批百名農村工作指導員之一,俞佳友來到浙南深山里的青田縣萬阜鄉。鄉里從此有了一名特殊的“記者指導員”,鄉親們多了一個貼心的“記者兄弟”。在山鄉群眾的期盼中,一年任職到期后,他選擇繼續留任。

俞佳友是帶著村民共奔致富路、為村民辦實事謀福祉的農村工作指導員,也是踐行“三貼近”、收獲大量感人報道的新聞工作者。兩者“頻率”相通處,正是心系群眾、扎根基層。

踏遍山鄉,扎根貧困農村,情牽山鄉群眾

2008年底,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公開選派農村工作指導員,工作地是條件艱苦的浙江青田縣萬阜鄉。俞佳友頭一個報了名。

2009年2月24日,俞佳友頭一次到青田縣萬阜鄉。萬阜的貧困,讓他很受震動。鄉里原先的辦公樓是危房,一直租農民房辦公,門前就是種稻養魚的水田,鄉里窮得連個小飯館都沒有。同樣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鄉親們的淳樸熱情。當天,俞佳友就抓緊走訪村民,村民們執意留他吃飯。那一天,他吃了三頓晚飯。

俞佳友作為農村工作指導員,兼任鄉黨委副書記和鄉長助理。怎樣在最短時間內了解社情民意、開展工作?俞佳友給自己定下目標:全鄉8個建制村、90個自然村的2388戶、9103名村民,凡是在家的,都要一戶不落地上門走訪。

萬阜鄉各村村民散居于72平方公里范圍內大大小小的山坡上,走訪一遍并非易事,而且白天村民大多下田勞作或外出打工,很難碰上。俞佳友就利用早晚和周末,挨家挨戶和村民聊家常、說困難、話期盼。就這樣,俞佳友硬是在半年內遍訪山鄉農戶。

在蒲州村,村民們問得最多的,就是“我們能不能和城里人一樣喝上自來水”。山里有清泉,但水源地離蒲州村4公里多,要把山泉引進村,最后都是因為一個“錢”字而不了了之。

那些天,俞佳友一面和萬阜鄉黨委書記季煥平、鄉長郭海偉想方設法籌資金,并爭取到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的支持,一面和鄉、村干部一道,帶領村民在山路上挖溝鋪水管,手上磨起了血泡。兩個多月后,村民們在家中喝上了清洌的自來水。

擔任農村工作指導員后,俞佳友平均每月回杭州不到一次,還常常是因為開會、跑資金“路過”家里。好幾次晚上回家女兒已入睡,第二天一早還沒和女兒說上話,又趕回鄉里。

一年任期已滿,可萬阜鄉的村民們舍不得俞佳友,集體給浙江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寫信,希望俞佳友再留任一年。一面是日思夜想的妻女、在省城的新聞事業,一面是拋不下的萬阜鄉親、剛上手的農村工作,俞佳友整夜未眠。他對妻子說,我再在萬阜干一年好不好?妻子吳飛梅平靜地說:我看得出,你舍不得那邊,你去吧。

“呆得住,融得進,有作為”,青田縣委書記王通林這樣評價俞佳友。現在,俞佳友心中記掛著,還要幫助萬阜5個建制村的村民早日用上自來水,讓1919名人均年收入不到2500元的村民一同奔小康。

民情入眼,傳遞一線聲音,力解民生難題

在貧困山村,俞佳友看到有的村民“吃糧坡上種、喝水溝里挑”,“靠天吃飯”一年到頭手里也沒個閑錢;在鄉學校,還有一群學生大冷天沒襪子、沒手套,一枝鉛筆要用一個學期。俞佳友不知道多少次地掏出口袋里的幾百、上千元錢,塞給他們。

想起他們,俞佳友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他也知道,僅憑一己之力,哪怕掏光所有工資也解決不了多少問題。俞佳友一直在琢磨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社長、省記協主席高海浩的囑托:“到基層鍛煉永遠不要忘記記者的責任和使命,要用手中的筆為當地脫貧致富鼓與呼。”

俞佳友運起手中的筆,發揮自己的“能量”,傳遞來自基層一線的聲音,幫助鄉親們辦民生實事、解現實疾苦,帶領鄉親們共奔脫貧致富路。

俞佳友看準了,平均海拔500多米的萬阜鄉,沒有污染、病蟲害少,搞無公害高山蔬菜種植再合適不過。朱香釵是俞佳友最早認識的村民,經不住俞佳友反復勸說,把原來種水稻的2畝田拿出一畝改種高山茄子,當年就比種水稻多賣了3000多元。這一下,附近村民的積極性也上來了。

去年5月連下20多天雨,種植大戶劉寶蘭眼看地里的茄子、辣椒快要爛根,愁眉苦臉地來找俞佳友。俞佳友馬上聯系縣農業局農技站。后來,在農技專家的現場指導下,原本發病的蔬菜“起死回生”,當地村民挽回損失數十萬元。

“青田種菜種出500個萬元戶”,與萬阜高山蔬菜種植有關的新聞,經俞佳友報道,去年先后3次登上浙江日報要聞版。他還寫了一篇7000多字的高山蔬菜精品產業化調研文章,被評為省級調研文章二等獎。他和鄉干部多方努力,讓萬阜高山蔬菜“戴上”條形碼,順利走進杭州、溫州等地市場和超市。

關注民生民情的腳步沒有絲毫懈怠,捕捉新聞的眼睛始終保持激情。下派基層兩年間,俞佳友發表各類新聞稿件230多篇。兩年多來,俞佳友的報道在社會各界激起強烈反響,動員各方力量為萬阜鄉及農村學生、村民捐助款物共150余萬元。

責任在心,不負記者使命,貼近再貼近

熟悉俞佳友的人知道,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面對重大新聞事件,他的第一選擇總是:“我要去現場。”他常說:“記者的根在基層,崗位在現場,只有深入下去,才能寫出打動人心的好新聞。”

1998年,江西九江遭遇特大洪水,俞佳友那時是老家江西省廣豐縣的縣報記者,連著20來天在齊腰深的洪水里轉移群眾,一次采訪時差點被洪水沖走。

2008年2月,杭州突降暴雪。俞佳友一早從城西家中出發,一路步行,一路現場采訪,一路幫助推車、疏導,走到報社整整用了6個小時。等趕寫完5篇報道,已是凌晨1點,站起身他才發現雙腳早已凍得麻木。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俞佳友一再向報社申請,要求派他去條件非常艱苦的廣元市。在災區,俞佳友每天冒著余震的危險,穿行在峭壁間采訪交通搶修。他住的帳篷半夜漏雨滲水,整個人都淋透了,后來落下關節炎。離開前,他把身上的4320元,悉數捐給了當地受災群眾。

在俞佳友看來,有了真實才有新聞的生命,而這個真實性,需要記者不斷深入、貼近來探尋。

為了掌握第一手信息、摸準新聞事實,俞佳友常常用一些在別人看來費時費力的“笨辦法”。2007年,杭州市區發生錢塘江潮水卷人事件。為了搞清失蹤確切人數等基本新聞事實,俞佳友兩天兩夜蹲守現場,逐一找到失蹤人員家屬核對情況,掌握了大量獨家素材。后來,他的這組報道獲得當年浙江省新聞獎。

出身貧寒農家的俞佳友,總是抱有一份對基層群眾的殷殷之情、對民生疾苦的拳拳之心。幾年前,河南來杭人員尹杰的兒子小毛毛在杭州未能入校就讀,在父親的報攤幫著賣報。偶爾路過的俞佳友和孩子攀談起來,回去后在報上發表了《十歲報童想讀書》,幫助孩子落實學校。現在,在老家讀高三的小毛毛想考浙江大學,俞佳友和他約定:“只要能考上,學費我負責。”俞佳友曾無私幫助過的骨癌男孩夏明明,雖然最后還是被病魔帶走,但他媽媽發來短信:碰到俞記者這樣的好人,一輩子忘不了。

“當一名好記者,是我最珍視的理想;當農村工作指導員,是我最寶貴的經歷。”俞佳友說,他會繼續把記者的職業素養運用到農村工作中,把在基層近距離了解到的民生民情化作今后新聞工作長久關注的命題。

貼近才能贏得信任

從記者到農村工作指導員,從省城到山區農村,崗位在變、角色在變,但俞佳友深入基層、沉到一線的工作勁頭一直未變,牢記使命、勇擔社會責任的作風一直未變,心系群眾、愛民為民的情懷一直未變。

擔任農村工作指導員,俞佳友一心一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足跡遍及山鄉小村,一戶不落地走訪村民;幫助山村鄉親喝上“和城里人一樣”的自來水、種上帶來致富希望的高山蔬菜;原本一年的任期,他主動留下再干一年,而與妻女團聚的日子,一個月還不到一次。

身為記者,俞佳友滿懷激情傳遞一線聲音、關注民生民情:兩年間,在指導員的繁忙工作之余,還采寫了230多篇新聞稿件,在社會各界激起熱烈反響,動員各方力量為山鄉捐助款物150余萬元。

俞佳友用自己的工作業績和新聞作品,書寫了一名愛崗敬業、作風深入,心系群眾、扎根基層的當代新聞工作者形象。

當前,全國新聞戰線正深入開展“三項學習教育”活動,開展“杜絕虛假報道、增強社會責任、加強新聞職業道德建設”專項教育。閱讀俞佳友,能帶來更深刻的啟發:“三貼近”、“三深入”無止境,需要不斷深入推進;真深入方有真貼近,真貼近才能贏得群眾的真信任。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張少虎 寧波


新聞熱搜
 
商訊
專題
2011年全國兩會
>> 詳細

各地新聞
根據環保部門的檢測,繼黑龍江之后,在我國蘇滬浙皖粵桂局部檢測到了極微量的來自日本福島核事故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小于天然本底輻射劑量的十萬分之一,仍在當地本底輻射水平漲落范圍之內,因此不需要采取任何防護行動。如何理解這些信息,我們的記者在今天上午采訪了環保部的權威專家。>> 詳細
點擊排行
  “最嚴房控目標”能否降溫樓市?
國防白皮書:中國確定新時期國防四項目標和任務
 
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