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中文字幕一Av王,97亚洲综合色成在线,中文字幕无码无遮挡在线看,久久99久久国产精品

English 中文網 漫畫網 愛新聞iNews 翻譯論壇
中國網站品牌欄目(頻道)
當前位置: Language Tips > 六安

蓬勃發展的六安現代農業

[ 2013-05-15 17:48]     字號 [] [] []  
免費訂閱30天China Daily雙語新聞手機報:移動用戶編輯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別山腹地,江淮之間,俗稱“皖西”,國土總面積179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53萬畝,農業人口640萬。六安是農業大市,地域廣闊,環境優美,物產豐富,盛產110多種名特優稀農副產品,糧、油、麻、栗、茶、繭、肉、禽、水產等農副產品產量居安徽省前列,素有江淮糧倉、白鵝王國、茶藥寶庫、絲綢之府、水電之鄉的美譽,是國家重點商品糧生產基地。

近年來,六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發展現代高效農業,著力建設優質農產品基地,農業農村經濟取得顯著成就。2012年全市糧食總產449萬噸,油料總產17.26萬噸,蔬菜播種面積142.74萬畝,總產254.26萬噸,肉類總產51萬噸,水產品總產量28.1萬噸,名優水產品12萬噸以上,茶葉總產1.73萬噸。全市農業總產值353.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535元,連續6年實現兩位數增長。

蓬勃發展的六安現代農業
桑園
 
 

蓬勃發展的六安現代農業
柳編產品

一、大力發展糧食生產

六安市是糧食生產大市、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近年來,我們緊緊抓住國家高度重視發展糧食生產的重大機遇,圍繞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提出并在全市組織實施了糧食雙百億工程,堅持農田、農戶、農社、農企、農保五農并舉,深入開展小麥高產攻關和水稻產業提升行動。一是推廣良種,夯實糧食生產基礎。以提高集約化供種水平和良種覆蓋率為目標,全市篩選15個水稻品種和7個小麥品種作為主推品種,糧食品種由原來的200多個降至50個,品種減少70%以上,15個主推品種覆蓋率達到70%以上。二是應用良法,助推糧食產量的提高。統一主推品種和主推技術。推行“工廠化育秧、公司化運作、機械化生產、一體化服務”,全市新建育秧工廠40多座,2012年落實國家購機補貼資金1.047億元,扶持購置插秧機械300多臺套、聯合收割機2000多臺套,推廣機械化育插秧示范田134萬畝,組織農機跨區作業服務隊800余個,投入機械30余萬臺套,組建跨區應急服務隊33支,全市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8.6%,糧食機收率95%以上。認真組織實施袁隆平院士超級稻畝產1000公斤高產試驗攻關,根據省農委組織專家測產驗收結果,百畝示范攻關平均畝產達到839公斤,最高畝產達到863.1公斤,創造了全省水稻畝均單產水平新紀錄。三是打造良田,提供糧食生產的保障。以中低產田改造為重點,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開展土地整理和中低產田改造。修訂完善了市、縣級農田水利建設規劃,開展“農田水利建設高潮年”活動,完成農田水利建設投資21億元,新增灌溉面積24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2平方公里,農田水利建設呈現集中連片的規模效應,對農業生產的保障能力顯著提升。四是實行良策,促進糧食生產的發展。全市建立160萬畝小麥、348萬畝水稻、15萬畝油菜核心示范區,選擇2個縣、4個鄉鎮,開展整鄉整縣整建制高產創建試點,建設35個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促進高產創建由片到面拓展,實現更大范圍的均衡增產。積極推動適度規模經營,市政府設立土地流轉獎補資金,對受讓土地100畝以上者,除國家和省獎補外,按流轉面積大小,給予每畝一次性獎勵。

全市糧食總產連續九年實現新突破,2012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1073萬畝,糧食總產達89.8億斤,居全省第2位,占全省糧食總產的六分之一,全國糧食產量近百分之一。獲得全省糧食生產“三大行動”先進市稱號,霍邱、壽縣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舒城、金安、裕安榮獲全省糧食生產“三大行動”先進縣區。

二、農業園區建設快速推進

2007年,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我市十大基地建設的意見》,著力推進優質糧油、生豬、水產品、油茶、皖西白鵝、名優茶、六安大麻、繭絲綢、中藥材、草竹柳編十大基地建設。市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對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實行以獎代補,全市已規劃建設了12個初具規模、各顯特色的現代農業生產加工園區,規劃總面積達56平方公里,入園企業達160多家,其中霍山縣經濟開發區農產品加工園被評為全國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舒城縣開發區農產品加工園和舒城縣城關鎮七星羽絨被評為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吸引和鼓勵農村能人大戶、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興辦現代農場、牧場、漁場,目前全市現代農場、現代養殖場發展到1萬多個。

三、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

市委、市政府在全市組織實施了農業產業化倍增計劃和千億元農產品加工“168”工程,著力打造糧食油脂、畜禽水產、酒茶果蔬、羽繭棉麻、竹木草柳和農產品物流服務6大產業集群,在各縣區建設8個產值超50億元的農業產業化示范區或現代農業示范區,力爭到2015年全市農產品加工產值達到1000億元。一是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我市產值2000萬元以上規模農產品加工企業335家,其中銷售額億元以上龍頭企業達到105家,5億元以上企業有12家。慶發集團、源牌集團、龍華竹業3家企業進入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行列,省級龍頭企業達到85家,位居全省前三位,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324家。2012年全市實現農產品加工產值614億元,同比增長29.4%,位居全省第三、同類市第一。二是不斷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達到2609個,入會會員20.7萬人。全市土地流轉179.2萬畝(山地、林場未計入),其中,糧食種植大戶土地流轉規模100畝以上1886戶,千畝以上343戶。三是努力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培育農民專業生產合作社、發展合同農業、訂單農業、股份合作等方式,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農民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民”形式的經營共同體,采取合同訂單種養種苗供給,技術指導,保價收購,利潤二次分配返還、股金分工等合作方式,與農戶建立緊密的利益連接關系。

四、特色農業彰顯魅力

念山水經、唱生態戲、走特色路,積極培育壯大農業特色產業經濟。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集中力量建設一批農業特色主導產業,鼓勵和引導一批聯系緊密、市場相關、產業相聯的龍頭企業、生產基地和服務組織開展分工合作,培育形成了產業配套、分工明晰、功能齊全、互利雙贏的特色產業體系。全市現已形成山區的繭絲綢、名優茶、木本油料、板栗、中藥材、五大水庫特色漁業,江淮丘崗地區的草食畜禽、苗木花卉、優質瓜果,平原圩畈區的草竹柳編、優質糧、優質油、出口果菜、優質畜禽、城郊奶牛、無公害蔬菜以及沿淠灣區大麻等一大批初具規模的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充分挖掘優勢資源潛力,以優質糧油、生豬、茶葉、油茶、水產品、蔬菜等為代表的特色主導產業基地逐步形成,目前,全市已形成優質稻種植面積557萬畝、優質小麥種植基地400萬畝、油茶基地72萬畝、茶葉基地51萬畝、蠶桑基地20萬畝、毛竹基地71萬畝、大麻基地15萬畝、水產品基地100萬畝,蔬菜播種面積142萬畝、家禽飼養量1.1億只、生豬飼養量580萬頭。

以龍頭企業為骨干,農村專業大戶為主體,農業生產合作社為紐帶,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為支撐,全市組建了糧油、生豬、家禽、茶葉、油茶、繭絲綢、毛竹、大麻、漁業、蔬菜、中藥材、園藝12市級農業特色產業協會和60多個縣區分會,吸納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農產品經營戶等2000多會員。市政府設立農業特色產業發展資金,對特色產業發展實行以獎代補。在充分發揮農業特色產業協會的作用同時,鼓勵各縣區因地制宜,發展區域優勢明顯的農業特色主導產業。目前全市培育形成縣、鄉兩級農業特色產業示范小區500多個,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市級專業示范村鎮100個,擁有國家級一村一品專業示范村1個、農業部14個、省級示范村28個。休閑農業發展迅猛,目前已形成有一定規模休閑農業園區105個,省級農業科技園24家,農業觀光采摘園45個,上星級的農家樂725戶。

五、品牌農業綻放江淮

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堅持把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后的全過程納入標準化管理軌道,積極推進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建設,發展安全優質農產品,初步形成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發展的經營格局。全市現已建立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200多萬畝,創建5個國家級蔬菜標準園、9個省級蔬菜標準園、5個市級蔬菜標準園和16個縣區級蔬菜標準園。組織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重點選擇17家畜禽規模養殖場開展部省級標準化示范場創建,形成霍邱城東湖、城西湖、壽縣瓦埠湖、安豐塘四大集中養殖區和100多個標準化養殖小區。先后制訂了《六安瓜片產品質量標準》、《六安瓜片茶葉產地環境條件》、《皖西白鵝品種標準》等地方標準、企業標準和各項生產技術規程100多項,畜禽、蔬菜的生產加工全面建立質量可追溯制度。

全市龍頭企業注冊農產品商標近2000個,霍山黃芽、慶發湖柳編、迎駕貢酒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全市擁有安徽省著名商標農產品57個、知名商標農產品79個,六安瓜片、霍山黃芽、皖西白鵝、舒城蘭花、六安大麻、霍山石斛、霍邱柳編、迎駕貢酒分別獲批國家證明商標或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六安瓜片”成功申報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市通過申報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57個,綠色食品119個,有機食品56個,農業“三品”監測面積300多萬畝,產品認證個數和認證面積在全省名列前茅。

六、美好鄉村建設成效顯著

2010至2012年,全市確定了56個美好鄉村建設示范點,結合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和土地整理等項目進行重點推進,共新建農民新社區80多處,建成新居11217套,入住8243農戶,在建新居7216戶,完成道路硬化、水電改造、環境衛生治理、公共設施建設等配套工程項目215個,社區學校、超市、衛生室、休閑娛樂等功能正在逐步完善。

農村發展基礎不斷夯實。目前全市70%的示范中心村建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80%的中心村開展了村莊環境整治活動和農民新居建設,85%的中心村基本配套完善了村級衛生室、計生服務室、農家書屋和群眾體育場所。通過深入推進以沼氣利用為主的生態家園富民行動,組織實施“三清四改”、清潔工程以及農民廣場、道路、堰壩、橋梁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實現了鄉村道路硬化、村莊綠化、門前亮化、庭院美化和衛生潔化,“雜、亂、臟、散”等突出問題得到初步解決。切實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農村污水、垃圾處理力度,涌現了舒城縣幸福村、紅光村,壽縣朱廠村、大泉村,霍邱縣關山村、楊樓村,金寨縣司馬村、茅坪村,金安區鳳凰村、雙墩村,裕安區蘇南村、南樓村,霍山縣圣人山村、雙樂河村,葉集區孫崗村、荷棚村等眾多亮點和典型。

2012年11月,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美好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對全市美好鄉村建設進行了動員部署。市、縣區均成立了高規格的組織領導機構,出臺配套措施,加大財政投入,著手編制規劃,各項工作穩步有序推進。市農委作為市美好鄉村建設產業發展指導組牽頭單位,認真做好2013年首批確定的231個中心村產業發展指導工作,建立健全產業發展工作機制,制定目標,分解任務,了解掌握各地特色主導產業發展現狀。以縣區為單位,因地制宜編制美好鄉村中心村產業發展規劃,確定產業發展目標任務和工作推進措施,積極幫助示范中心村扶持龍頭企業,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發揮農村致富能手、種養大戶等示范帶動作用,發展一村一品、休閑農業、培養農村實用人才等各項工作。

(編輯 馬文英)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XXX(署名)”的原創作品,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英語點津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不得非法盜鏈、轉載和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631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英語點津)”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本網所發布的歌曲、電影片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與研究,如果侵權,請提供版權證明,以便盡快刪除。
 

關注和訂閱

本文相關閱讀

人氣排行

翻譯服務

中國日報網翻譯工作室

我們提供:媒體、文化、財經法律等專業領域的中英互譯服務
電話:010-84883468
郵件:translate@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