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中文字幕一Av王,97亚洲综合色成在线,中文字幕无码无遮挡在线看,久久99久久国产精品

 
 
 

當前位置: Language Tips> 翻譯經驗

第四屆“《英語世界》杯”翻譯大賽參賽譯文評析

《英語世界》雜志 2013-09-30 13:23

分享到

 

義貴圓通,辭忌枝碎

——第四屆“《英語世界》杯”翻譯大賽參賽譯文評析

文/曹明倫

本屆大賽參賽原文The Alternate Life節選自《通俗文化:課堂教學躲不開的競爭對手》(The Classroom's Ubiquitous Rival: Pop Culture)一文。該文最初是作者法迪曼在一次寫作教學研討會(an education conference on writing)上的發言,發言稿刊載于1979年6月13日的《紐約時報》,后收入1982年出版的《短文讀本》(第2版)。這是一篇典型的論說文,全文論題明確,論點鮮明,邏輯嚴謹,義理圓通,語言曉暢。譯好這樣的語篇,其要旨在于“義貴圓通,辭忌枝碎”(《文心雕龍?論說》)。所謂“義貴圓通”,即義理要講得圓滿而通達,或者說道理要能夠自圓其說;所謂“辭忌枝碎”,即措辭切忌支離破碎,或者說遣詞造句要通順連貫。

譯文要像原文那樣義理圓通,首先就得像原文那樣有個統攝概念,或曰中心論題。這篇原文的統攝概念和中心論題就是alternate life(亦作alternative life),這也是本刊將其作為節選版參賽原文題目的原因。除題目之外,此概念在節選的原文中還先后出現了8次,起到了突出論題、強調論點、承上啟下、銜接連貫的作用,因此這個概念的中譯文也應該明確而統一,不宜一名多譯,含糊其辭,即不宜像某些參賽稿那樣,在同一篇譯文中將其分別譯成“第二生活”、“新型生活”和“旁門生活”,或“另類生活”、“可選擇的生活”和“另外一種生活”(1)?!抖涛淖x本》的編者告訴我們,alternate life這個概念是作者自己對他闡釋的那種社會現象的稱謂,而他的議論和闡釋則是其個人見解(personal opinions)。(2)鑒于此,就像對30多年前的美國讀者一樣,alternate life對我們來說也是個新的概念,所以參賽者也體驗了一把嚴復先生當年面對新概念而“索之中文,渺不可得,即有牽合,終嫌參差”(3)的那種感受。也正是因為這“渺不可得”,雖說多數參賽者都在自己的譯文中統一了alternate life的中文譯名,但從橫向比較來看,這個概念的譯名仍顯得極不統一,如最終入圍復審的100篇譯文就分別將其譯成了“另類生活”、“新興生活”、“新式生活”、“別樣生活”、“平行生活”、“交替生活”、“二元生活”、“另類活法”、“非傳統生活”、“反傳統生活”、“新生代生活”、“新生活方式”、“非主流生活”,以及“可替代的生活”和“生活在別處”等等。

然而,雖說alternate life或 alternative life是個新概念,但alternate和alternative卻并非新詞,《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7版)在alternate第3義項就說明,在北美英語中,alternate = alternative,alternative釋義為“different from the usual or traditional way in which sth is done 非傳統的;另類的”,而且釋義后還提供了一個相似的詞例,即“alternative lifestyles,非傳統生活方式”?!胺莻鹘y”的意思不言而喻,至于“另類”,《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的解釋是:“另外的一類,指與眾不同的、非常特殊的人或事物。”通過比較分析,我們認為alternate life或 alternative life最好就按詞典釋義翻譯成“非傳統生活”或“另類生活”,而作為篇名和中心論題,“另類生活”更為妥帖。

除這個中心概念外,原文中其他關鍵概念也須譯得精當,不然譯文仍難以像原文那樣義理圓通。畢竟“概念明確是正確思維的首要條件。沒有明確的概念,就不會有恰當的判斷,就不會有合乎邏輯的推理與論證”(4)。此說對原作如此,對譯文亦然。限于篇幅,僅略舉數例:

一、原文第1句中的the communications revolution指第4次“信息革命”,具體說就是“通訊革命”(人類經歷的5次信息革命是:1、語言的產生和使用;2、文字的創造及使用;3、印刷術的發明及使用;4、廣播電視等的發明及應用;5、計算機的發明及應用),鑒于有of the last 30 years or so對其加以限制,此句譯作“另類生活是過去30年左右通訊革命的產物”或“……過去約30年間信息革命的產物”都可謂精當,均可與下文的“電視、電影、廣播”銜接;但有參賽者將此句譯成“另類生活是在過去30多年(或近30年來)傳播革命帶來的結果”,這不僅切斷了與下文的銜接,而且譯文本身會產生歧義,因為“傳播革命”是個動賓結構,與均為偏正結構的“通訊革命”和“信息革命”相比,“傳播革命”可產生的歧義一目了然。

二、對原文中先后出現的child and youth和children and youths,不少參賽者將其譯成“兒童和青年”、“少年兒童”或“青少年”,結果譯文概念與原文概念并不等同。漢語“青年”、“少年”和“兒童”有明確的年齡劃分,據《現代漢語詞典》解釋,青年“指人十五六歲到三十歲左右的階段”,少年指“人十歲左右到十五六歲的階段”,兒童則指“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紀比‘少年’?。?;所以嚴格說來,“兒童和青年”漏譯了少年,“少年兒童”漏譯了青年,“青少年”則漏譯了兒童。其實child(children)一詞的意思是a young person of either sex esp. between infancy and youth,包含了漢語所說的兒童和少年,故多數參賽者把child and youth翻譯成“兒童和青少年”或“青少年和兒童”,不過這種譯法稍嫌壅贅,因為如余光中先生在《中文的常態與變態》一文中所言,中國人說“夫妻”,不說“夫和妻”(man and wife),說“前后”,不說“前和后”(back and forth),說“柴米油鹽醬醋茶”,不說“柴、米、油、鹽、醬、醋以及茶”(5)。同理,就像英文說child and youth和children and youths是其常態一樣,我們說“青少年兒童”也是中文的常態。

三、原文第5段第2句是On the one hand is the reality-system expounded in a book, the idea, the cultural past;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far more vivid and comprehensible reality-system expounded by television, the rock star, the religion of instantaneous sensation, gratification and consumption。有參賽者認為book和television后面與之并列的兩組名詞分別作兩個reality-system的同位語,于是將此句譯成:“一方面是書籍所闡述的現實體系,即思想觀念和文化傳統;而另一方面則是電視所展現的更為生動易懂的體系,即搖滾明星、轟動效應、享樂主義以及消費主義。”或譯成:“一邊是書中闡述的現實,它是一種理念,是有文化積淀的過去。另一邊是電視里描繪的更生動易懂的現實,它宣傳搖滾明星,鼓吹追求快感,倡導享樂消費?!钡约臃治鑫覀兙蜁l現,這樣的譯文不僅忽略了原文的語法意義,而且也忽略了原文嚴謹的邏輯,使原作者的雄辯在譯文中變得義理抵牾,自相矛盾。從語法上看,把這里的“a book, the idea, the cultural past”和“television, the rock star, the religion of instantaneous sensation, gratification and consumption”都視為并列關系更為合理;從邏輯上講,前一個“現實體系”僅由the idea和the cultural past構成似乎并不現實,構成后一個“現實體系”的成分雖多,但卻排除了上文所列的一些成分,因為這里的“搖滾歌星”只相當于上文的“流行音樂”,而“快感追求、享樂主義和消費至上”也只相當于上文中包括毒品文化和性放縱在內的“該結構自動衍生或刻意催生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上文已經說明,電視雖說是那個鏈式結構的中心,但畢竟也和電影、廣播、漫畫書、流行音樂、體育運動以及該結構衍生或催生的生活方式一樣,只是該結構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其他組成部分并非電視expound的對象,而是和電視一道闡釋expound另一個“現實體系”的工具。

四、與評委會賽前的估計吻合,原文末段成了本屆大賽的翻譯難點,難點之關鍵又在于第2句中的代詞“it”到底指代什么。為說明問題,我們且把這段原文抄錄于此:This conception of the alternate life is probably debatable, and it certainly will not be accepted by everyone. Its claim to the interest of others, if not their agreement, lies in the fact that it goes beyond the present educational system and tries to locate the ultimate source of our troubles in the changes now agitating our entire Western culture..

不少參賽者認為此段第2句中的代詞it指代的是第1句中為This conception充當定語的the alternate life,于是把該句譯成:“另類生活之所以吸引他人,哪怕不能被認可,正在于這樣一個事實:它超越了現行的教育體制,力圖在那些動搖整個西方文化的變革中,找到我們面臨問題的終極根源。”或譯成:“即使有些人不認可另類生活,它所宣稱的也是為了他們的利益,這基于以下事實:另類生活超越當前的教育體系,并試圖找出正在動搖整個西方文化的亂局的罪魁禍首?!边@些參賽者顯然忽略了這樣一個邏輯問題:不被認可的東西怎么可能吸引人呢?有人會說不認可的是一批人,被吸引的是另一批人(青少年兒童),但這似乎就有點兒牽強附會了。須知原作者在一個教學研討會上發表這番講話,并將講話稿發表在《紐約時報》,目的就是要與會教育界人士和應擔負社會責任的美國知識分子關注他稱為“alternate life”的這個概念,從而關注他試圖解釋的那種社會現象,所以原文第2句中的“others”和“their”與第1句中的“everyone”一樣,都是針對這些人而言,指的是同一批人。語法分析可讓我們確認,正如第1句中的it只能指代This conception of the alternate life(另類生活這個概念)一樣,第2句中的it也只能指代the interest of others(其他人的關注),因除此之外,這個it在語法上可承前指代的只剩下Its claim、their agreement和the fact,而這些指代在義理上完全講不通。我們還可以通過邏輯分析來驗證語法分析的結論。毋庸置疑,第2句中的it與緊隨其后的goes beyond和tries to locate是主謂關系,若把it翻譯成此句中并未出現的“另類生活”,這樣的主謂配搭就顯得邏輯混亂,違背常理,因為上文數次告訴我們,另類生活與傳統教育體系之間只是對立(opposed to)關系,并不存在誰超越誰的問題;而且另類生活中本來就包含動搖西方文明(或西方文化)的原因,它怎么可能設法去找那個(或那些)原因呢?與之相反,只有關注這個問題的人(包括作者和他呼吁的知識分子),或者說這些人的關注,才有可能超越現行的教育體制,并設法從正在動搖整個西方文明的那些變化中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說得直率一點,原作者的意思就是:你們(教育界相關人士或美國知識分子)可以不接受我提出的這個概念,但我有理由要求(claim)你們對其加以關注……。原文之所以用Its claim to the interest of others lies in...(=That this conception of the alternate life has claim to the interest of others lies in...)這種第三人稱的說法,其實是為了使語氣委婉,而且這種說法是英語的常態。最后我們還應該注意這個事實,只有行為主體才可能實施tries to locate這樣的行為,而另類生活并非一個行為主體。

五、參賽者對原文第4段第5句中與heroes, slogans, images, forms of conduct并列的content of a sort也有不同的理解,于是有人將其譯為“某種滿足”、“一種滿足感”、“某種心理滿足”或“某種程度的滿足”;這種譯法首先是把of a sort誤看成了a sort of,而沒有注意到此處of a sort的意思是of one kind or another(屬于同一種類的);其次在確定content的詞義時缺乏邏輯辨析,沒有考慮這個“某種滿足”與上下文的義理貫通,我們可以說content of a sort前面的內容(另類生活提供的英雄偶像、豪言壯語、行為方式)與課堂上傳授的內容背道而馳,但說“某種滿足”與課堂內容背道而馳就令人費解了。所以評析者認為,content of a sort的意思是“同一類的內容”,或曰“諸如此類的內容”。除of a sort外,參賽者對or so(= about,大約)和as it is(= consider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s things are,實際上)等短語也多有疏忽。這些短語本身并非概念或動作,但卻能使概念更明確,使動作更具體,須知“最近30年來”或“過往30余載”絕不等于“過去30年左右”或“過去約30年間”(the last 30 years or so);“受媒體影響的”也不等于“實際上受媒體影響的”或“受媒體實際影響的”(as it is conditioned by the media)。

上文說譯好論說文的要旨在于“義貴圓通,辭忌枝碎”, 實際上措辭支離破碎也是令譯文不能順理成章的原因,此可謂“譯文達而不信者有之矣,未有不達而能信者也”(6)。例如有人將原文首句翻譯成:“大約30年前開始的通訊革命造就了這種另類生活。少年兒童從兩歲起便開始接受傳統教育,而今,在傳統學校教育之外,產生了另一種極具競爭力的教育體系。”原文本來是說另類生活是什么,其中(There = in the alternate life)有什么,譯文卻成了通訊革命怎么樣、少年兒童怎么樣,在傳統學校教育之外又怎么樣。再如有人把原文末句譯成了:“它超越了當前的教育體系,直擊許多問題的根源所在:當今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整個西方文化為之撼動?!痹谋緛碇皇钦f“it”會怎么樣,譯文卻成了“it”怎么樣了,當今社會怎么樣了,西方文化又怎么樣了。兩相比較,可見原文話題集中,譯文頭緒眾多;原文不蔓不枝,譯文枝繁葉蔓;原文渾然一體,譯文支離破碎。傅雷先生曾批評這種把原文長句拆分成若干句子的譯文“賓主不分,輕重全失”(7),所以奈達先生提倡“翻譯應該忠實地再現原文內容,同時也應該盡可能地反映原文形式”(8)。

今年參賽人數比上屆略有下降,但從總體上看,譯文質量比往屆都有所提高。不過即便是獲獎者的譯文,也存在語法分析不透、語義辨析不明等瑕疵。評析之所以把篇幅都用來探討存在的問題,目的就是想讓我們的明日之星認識到這些不足,從而對自己的譯文提出更高的要求,使自己的翻譯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1. 評析中所舉譯例均出自入圍最終復審的100篇參賽譯稿。

2. 參見Gilbert H. Muller and Harvey S. Wiener. The Short Prose Reader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82, p.150.

3. 參見嚴復《天演論?譯例言》,載羅新璋編《翻譯論集》,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137頁。

4. 參見金岳霖《形式邏輯》,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頁。

5. 參見余光中《余光中談翻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59頁。

6. 參見錢鍾書《管錐編》(補訂重排本第3冊),三聯書店,2001年版,第425頁。

7. 參見傅雷《致林以亮論翻譯書》,載羅新璋編《翻譯論集》,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546頁。

8. 參見Eugene A. Nida.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Shanghai: SFLEP, 2001, p. 277.

(編輯 Helen)

 

 

分享到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XXX(署名)”的原創作品,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英語點津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不得非法盜鏈、轉載和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561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英語點津)”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本網所發布的歌曲、電影片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與研究,如果侵權,請提供版權證明,以便盡快刪除。

中國日報網雙語新聞

掃描左側二維碼

添加Chinadaily_Mobile
你想看的我們這兒都有!

中國日報雙語手機報

點擊左側圖標查看訂閱方式

中國首份雙語手機報
學英語看資訊一個都不能少!

關注和訂閱

本文相關閱讀
人氣排行
搜熱詞
 
 
精華欄目
 

閱讀

詞匯

視聽

翻譯

口語

合作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by chinadail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None of this material may be used for any commercial or public use.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登的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內容,版權屬中國日報網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歡迎愿意與本網站合作的單位或個人與我們聯系。

電話:8610-84883645

傳真:8610-84883500

Email: languagetips@chinadaily.com.cn